串串人参果 袋袋致富红 聂拉木县举行2021年人参果现场采挖会

西藏人参果,又名蕨麻,藏语名“戳马”,意为长生不老之果,生长在海拔37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,性平味甘,具有健脾益胃、生津止渴等功效,适用于脾虚、脾肾阳虚等病症,产出价值很高,是藏族群众藏历新年和节日待客必不可少的美食。聂拉木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是西藏野生人参果生长的“天堂”。

自脱贫攻坚打响以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下,聂拉木县人参果人工种植产业从无到有,从野生采集到人工种植,有了飞跃性的发展,小小人参果变成了群众的幸福果致富果,截至目前累计投资1858万元,大田种植面积提高到980亩。

 3月31日,聂拉木乃龙乡达曲村人参果种植基地采挖现场热闹非凡,近200名群众干得热火朝天。串串人参果像无数微型的小红薯一样,长势甚是喜人。根据前期测产结果显示:人参果最高产量500斤/亩,最低产量280斤/亩,平均亩产量在350斤左右,按照收购价格15元/斤计算,折合人民币5250元,按平均产值相比青稞等农作物最高产值每亩直接收入增加3400多元。结合现阶段当地群众劳力淡旺季工资水平,通过劳力投入量科学对比,精算后相比每亩青稞增收2000多元。

现场会上,进行了人参果收购及资金兑现仪式,并邀请2名代表户进行了交流发言,用看得见的变化、摸得着的实效,激发农牧民群众致富积极性。会上,县委副书记、政府县长、二级巡视员冯鲁伟同志作了重要讲话。

会议指出,大力发展人参果(蕨麻)种植产业作为县委、县政府一项重要决定,是聂拉木县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,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一项重大举措,对于推进聂拉木县乡村振兴,富民兴边具有立足当前,着眼未来的非凡意义,是推进合作社发展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,目前已迈出的第一步,得到了群众检验、干部检验、实践检验,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,有力助推了群众增收,产业发展。2021年,在去年已推广种植600亩的基础上,力争达到4200亩,进一步壮大兴旺人参果产业。

会议要求,一是要加强示范引领。乃龙乡、琐作乡、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工作,进一步完善相关指导意见;各乡镇各部门要同心协力、齐抓共管,逐步形成以人参果产业为中心,辐射带动我县其它特色农牧产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,争取产业之火形成燎原之势。二是要加强创新发展。乃龙乡、琐作乡、农业农村局要加快推动“聂拉木县现代化特色产业园区”建设,加快推进人参果(蕨麻)“三标一识”等工作;把发展壮大人参果产业作为全县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,不断拓宽创新发展路径,以集体经济不断增收的实际成果,更多地惠及群众,更好地凝聚群众。加大对群众种植人参果的技术指导,鼓励带动农牧民群众种植人参果。三是要加强监督管理。科技特派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加强人参果种植的田间科学管理工作,定期指导除草、灭鼠等行动,及时消除潜在风险。根据新形势发展需求,完善现行品种管理制度,改进品种管理方式,确保品种安全。

随后,冯鲁伟带队再次对采挖工作进行现场指导,确保人参果在最佳季节完成采挖播种等各项工作,早日收益。

f8a8ee23b0d1d061aec7693f3e01568.png